北京宝莱康科技有限公司
SEARCH
Beijing Polyconn Technology Co.,Ltd

全面线材知识介绍及如何选择适合自己的线材? 
来源: | 作者:pmt14a22b | 发布时间: 2322天前 | 5161 次浏览 | 分享到:
前端时间说要出一篇模拟信号线的科普文章,但一直没有收到一篇通俗点实际的文章,我也只好硬着头皮班门弄斧了;本文不讨论线材有没有用的“破事”,线材就好比“中医”有一定的理论基础但有时候又很玄乎!
前端时间说要出一篇模拟信号线的科普文章,但一直没有收到一篇通俗点实际的文章,我也只好硬着头皮班门弄斧了;本文不讨论线材有没有用的“破事”,线材就好比“中医”有一定的理论基础但有时候又很玄乎!
我相信很多人在选择线材上都非常茫然和无从下手,自己的设备究竟选什么样的线材?是的,这个问题确实很难回答,而我也只能是试着去回答,希望能给大家一个相对的参考!
(本文主要以耳机升级线为参考和说明!)
相信很多人对模拟信号的概念和传输都是不清楚的,我们先来了解以下几个问题:
1.什么是模拟信号?
模拟信号是指将信号的幅度或频率随着时间而不断变化的物理量信息,如耳机和音箱的声音、广播的声音、图像等都是。

2.耳机或音箱系统哪里出来的信号是模拟信号?
简单的说,解码器出来的信号就是模拟信号,换句话说就是解码器到耳放或功放、耳放或功放到耳机或音箱的这些都是模拟信号!
3.模拟信号在导线中是怎么传播的?
将频率和幅度随时间不断变化的模拟信号转化成频率和幅度不断变化的电压或电流,这样就可以在导线中传播了!
所以,我们知道了模拟信号的原理,就能更好的理解线材了;其实,我们能用到的还有数字信号线和电源线,这两者和模拟信号是完全不一样的,电源线传输的市电频率是50Hz!
市面上主要的几种线材特点介绍
铜线:
铜线是最为常见的一种,但是价格差异却非常大,简单的说纯度越高价格越贵;铜线的纯度用字母“N”标记,国家规定的最低纯度为99.7%。4N的铜线代表99.99%的纯度,以此类推,5N的代表99.999%,6N7N8N分别为99.9999%99.99999%99.999999%!
1.电解铜(TPC)
市面上那种低端耳机都是用的这种线,一般纯度在99.95%,号称4N!
2.无氧铜(OFC)
去除了一些杂质的,纯度一般在99.995%,是标准的4N,但市场上都号称5N!
3.结晶无氧铜(LC-OFC)
进一步的去除杂食和氧化物,同时通过机械加工和热处理让无氧铜晶体长大,从而获得更好的纯度,一般中高端耳机会用到!
4.単结晶无氧铜(OCC)
也就是俗称的单晶铜,用定向生长和快速凝固的方法使铜晶体生长拉长,然后消除内部的晶界和杂质,使纯度进一步提高,这种基本用在高端耳机中!
铜线整体的声音是比较平稳饱满的,中低频厚实、高频柔和顺滑;随着纯度的提高,导电性越好,损耗越小,失真也越小;而单晶铜的声音相对更加细腻纯净,在保有铜的平稳扎实的基础外,也有银线的细腻、顺滑和飘逸!
银线:
银线的电阻率比铜低,因此导电率比铜要好,趋肤效应也比铜小;同时,银线更加稳定,表面不像铜线一样容易氧化,所以稳定性和传输效率更高。
由于银线的价格相对较贵,一般都是用作铜线的表面镀层或者铜线线丝里加银丝又或者与铜线一起混编。
银线相对铜线来说细节更加丰富,延伸更加出色,声音也更为细腻顺滑飘逸,同时又有一定的扎实平稳的低频基础!
金线:
金线的价格非常贵,电阻率比银线和铜线都要高,按理说是不太适合做信号线的,但是还是有很多厂商和DIY爱好者喜欢用金线。
个人觉得有可能是金线的电阻率高,单位面积通过的电流小,想对铜线更多的电流信号通过金线的听感更加舒服耐听如涓涓细流细腻温润!
物质 温度t/℃ 电阻率 电阻温度系数aR/℃-1
银 20 1.586 0.0038(20℃)
铜 20 1.678 0.00393(20℃)
金 20 2.40 0.00324(20℃)
线材的趋肤效应对声音的影响
关于这个问题被大神无数次讨论了,但“趋肤效应”究竟对线材有什么影响,我个人有我自己的看法。
什么是“趋肤效应”?
当导体中有交流电或者交变电磁场时,导体内部的电流分布不均匀,电流集中在导体的“皮肤”部分,也就是说电流集中在导体外表的薄层,越靠近导体表面,电流密度越大,导线内部实际上电流较小。结果使导体的电阻增加,使它的损耗功率也增加。这一现象称为趋肤效应(skin effect)。(引自百度)
为何会产生“趋肤效应”?
简单点说,电流在导线中的分布是不均匀的,高频电路的这种不均匀情况更为严重;高频电流会产生一种磁场导致阻碍电流从线材中心穿过,所以迫使中高频电流往线材的表面流动(通俗点就是我惹不起你就躲着你绕着你走)!
一般来说,铜线的中心区域主要传输5000Hz以下的信号,而表面主要传输5000Hz以上的信号;电阻越小的线材,理论来说传输的数值会越大!

其实,“趋肤效应”的学问很深,还有“趋肤深度”等内容,之前看过一个文章用“趋肤深度”来反驳耳机线换线无用论,个人觉得他没有理解这个概念,这里也不做详细介绍(主要是我也解释不清楚,哈哈!)
如何降低“趋肤效应”对声音的影响?
看到这里相信大家都清楚“趋肤效应”不是一个好东西,如何降低它给声音带来的不利影响呢?
一般来说主要有三种:1.提高导线的纯度,这也是最有效的,这样可以提高电流的传输;2.在总截面不变的情况下,采用多股绝缘的细节绞合编制;3.减少线材的电阻,在线材表面镀上电阻更低的材料!
其实,还有其他一些方法来降低“趋肤效应”,这里就不做一一介绍了;此外,线材的编织方法的不同理论也会对声音产生影响,这里就不做细的介绍了!



如何选择适合自己的线材?
很多时候,用户在耳机还没有拿到手也没有煲机的情况下就先买升级线,这个做法个人觉得是欠妥的!
我们要明白一个问题:为什么要换线?换线的目的是希望能对耳机的音质有提升,所以我们得对自己的耳机或前端有充分的了解和认识,在确定哪些地方需要改变和提升的时候再针对性的换线会更有效果!
比如说,你的耳机听上去有点厚和闷,高频有点压抑;那么,理论来说,这时候我们应该尝试一些单晶铜镀银或者纯银线,这要根据你觉得厚或闷的程度而定,这样换线的目的性更加明确效果应该更好!
再比如,你的耳机听上去有点偏亮和刺激,声音不够柔和;那么,理论来说,换一个纯度高点的铜线或者铜镀金的有可能更适合一些!
所以,换线一定要有针对性和目标性,千万不要在自己对器材都没有熟悉的情况下就去换线!



总结
线材确实是一门玄之又玄的学问,但改变毫无疑问是切实存在的,但换什么样的线如何换线更是一门学问,希望这篇文章能从理论上给大家一些参考!
今天我就不打广告了,哈哈,希望这篇文章对大家有所帮助,同时也希望大家能动动手指转发,让更多的烧友明白和了解一些线材知识免做啥也不知道的小白兔!